你的位置:首页 > 会员资讯

立足全局 把握关键 稳扎稳打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5 15:18:30   点击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布置明年经济工作的同时,更加关注战略全局和发展大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五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解好全局,才能更好掌握局部工作与重点任务,把握好主要矛盾,才能理清事物本质与发展方向。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重大问题,抓重大事情、抓根本问题,才能真正做好行业工作。

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共同富裕开始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行业发展必须服务于这个大局,在推动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持续改善民生、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社会和谐。推进共同富裕,行业一方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另一方面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产业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二是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产业是船只,资本就是流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方面,企业的生存发展、创新演进离不开资本支持,少了资本,事业就会搁浅;另一方面,资本本身是逐利的,偏好风险,厌恶稳定,追求短期,缺乏耐心。资本投向与实体需要、战略需要并不完全一致,具体表现为: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只求今朝醉,不管明日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可以期待未来资本将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流向基础创新、流向绿色发展、流向专精特新。行业企业要善于应用资本的力量,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防控其消极影响。

三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从能源到原料,初级产品是制造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资源本身是有限的。作为制造大国、人口大国,我国对初级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原料保障是根本性、战略性、命脉性的问题。纺织行业是石化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在棉花、羊毛、亚麻等一些天然纤维领域,我国也严重依赖进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保障原料安全,一方面要强化创新,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更紧迫的是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四是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世纪疫情冲击,百年变局演进,地缘政治风险、经济贸易风险、金融市场风险、资源环境风险相互激荡,突发性与系统性冲击并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对此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产业安全风险预警与研判,提升防控能力。要把“新疆问题”放在产业安全大局中考虑,持续关注国际贸易和政策风险,发展态势及影响。要强化契约精神和信用建设,防止个别债务风险的扩散。

五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赢得未来发展主动的战略选择。我们既要认识到绿色发展的潮流大势不可逆转,也要认识到转变的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实事求是,按照科学规律、产业规律、市场规律稳步推进。目前从技术路线到产业配套,绿色经济都处在形成期,存在着不确定、不稳定性。新旧能源替代、新旧产能替代,要坚持先立后破,有进有出。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与应用。绿色发展也要发展,绝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

(二)下一阶段行业工作的主要方向

党的二十大将在明年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纺织行业发展要做出贡献、行业工作要服务大局。我们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格局,以系统思维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组织的协同性、引领力

党的领导是我们行业工作保持正确方向、取得持续胜利的根本保障。中国纺联将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基层党建,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更加有力有效;抓好“关健少数”,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阶段性成效,推动学习教育成果更好转化为工作动力。

进一步完善机构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纺联内部机构与部门的改革、脱钩与换届等重点工作,不断完善协会的组织和结构。要让行业服务既能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产业,又能更好服务国家大局、服务党的领导。在机构调整中,将联合会打造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力支撑。

进一步提升引导能力。强化协会统计研究和宣传能力。行业统计要做扎实,提升信息来源与收集质量,探索应用新工具提升统计的广泛性与准确性;调查研究要做深入,扩大调研范围与深度,增强形势分析与研判,科学引导行业发展;宣传推介要做到位,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引导预期、提振信心,为行业传递正能量,树立新形象;支持科技教育要做充分,纺织之光基金会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创新基金设立模式,更好地支持行业基础科学研究、事关行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科技教育奖励工作。

2、坚持固本培元,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制造环节是经济社会稳定、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石。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在宏观产业政策层面和地方经济发展层面,巩固制造环节的核心地位,不断强化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密切关注国际地缘政治新变化,做好应对预案,采取有理有节的相应措施,维护新疆地区利益和产业利益。提升产业制造基础能力,强化纺织全产业链精细化加工技术,提升纺织、非织造、复合等成型技术。强链、补链、延链,保障产业链的稳定和健壮。引导帮助行业企业做精主业、做强实业、深耕细分市场,掌握独门绝技。补短板、锻长板,不断完善从纤维材料生产、纺织染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推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安全化转型升级。

优化要素供给,不断增强供应链的效率与韧性。中国纺联不仅要提升自身行业服务水平,还要努力衔接协调产供销、政产学研用各个环节,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商品、人力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产业循环带动商品和要素循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努力消化和缓解能源、原料等要素价格与供应问题。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产业用工需求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衔接,破解企业用工难题。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技术创新、应用与转化。推进纤维新材料、先进制造、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努力化解产业技术循环中的“卡脖子”难题,走好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完善大中小融通、上下游协同的产业生态,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优化行业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和经营效益。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加快培育“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技术、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集聚。深化产融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期、投长期。做好行业推荐,把握北交所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契机,促进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坚持自主可控,打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

坚持科技驱动,打造产业内生动力。聚焦硬核创新、自主可控,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能力。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行业科研作风。强化基础研究和“从0到1”的创新,优化研发布局,提升共性基础技术供给。重点围绕纤维新材料及装备、纺织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先进纺织制成品与装备、纺织智能制造关键装备等四个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完善行业创新基础设施,推动行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建立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创新合作。引导技术转移与流通,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加强行业核心技术与关键环节的专利布局。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提升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规模与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合作。

坚持市场驱动,打造产业外在动力。新形势下,行业要进一步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引导企业积极布局国内市场,对冲外部可能长期低迷的境况。加快推进行业企业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新模式新业态规范发展。探索打造行业消费节,丰富消费场景。深耕县域、农村等下沉市场,融入奥运经济、冰雪经济,挖掘消费潜力。加快专业市场的优化升级,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打造重点时装周、重点展览会。加强预期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数字经济、技术改造、产业转移相关领域的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产能合作,改善进出口结构,推进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传统优势,开拓新兴市场,打造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格局。充分整合原料、装备、技术、品牌等优质国际资源。加强国际展会的专业性与影响力。规范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推进行业标准与国际并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跟踪贸易政策新变化,做好风险监测和预警。

4、坚持稳中求进,塑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深化两化融合,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生态聚合型平台,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强化工业大数据开发、制造资源配置和解决方案汇聚能力,加快工业知识的沉淀、传播和复用。推进平台化设计、精益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发展服务型制造,打造智慧柔性供应链。加强技术改造和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AI、VR等技术在可视化、缺陷检测、产品设计等典型场景的创新应用。发展智能可穿戴产品,推进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

加强分类指导,依据发展阶段、产业特征选择适宜路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坚决不搞运动式“减碳”。坚持节约优先,引导行业生产和消费领域实施全面节约战略。聚焦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推广清洁生产,深化绿色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绿色标准与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用好绿色金融工具,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不断丰富管理工具和方法。布局开展碳排放相关计量管理、碳中和前沿基础研究等工作。推动优势企业先行先试、树立样板,以“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为先导,为行业企业探索减碳发展路径。

树立文化自信,推进时尚发展与品牌建设。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先进文化、当代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加强流行趋势研究,完善从纤维原料到终端产品的研发体系。提升工业设计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平台建设,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业设计服务。聚焦“大师、大牌、大事”,推动中国国际时装周等平台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色彩、图案、面料、款式开发能力。强化各细分领域设计师、时尚大师、大工匠的培养塑造。加强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探索新的方法论推动传统品牌焕新与再造,助力新品牌衍生与崛起。开展品牌价值评价研究,积极参与国家级品牌活动,推动品牌的国际化发展。

5、坚持发展导向,服务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

推动行业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增强原料供应和生产保障能力,实现民生类纺织服装产品的充分供给、高性价比供给,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以品质提升为核心推进产品创新,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引导行业形成绿色消费、体验消费和服务消费风尚。以产业用纺织品为重点,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拓展应用空间。加大纺织产品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工具、土工建筑、航空航天、安全防护和农业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国纺联将持续沟通有关部门、创造积极社会舆论,兜住民生底线,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产业发展的就业带动力。要做好企业服务,提升市场活力,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行业中小企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产业链长、层次多的特征,将产业的生态多元性转化为对就业更大容纳力。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改善工作环境,使行业工作内容更适合年轻人的就业偏好。引导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保障劳动权益,提升员工待遇。完善劳动力供需双方信息发布和对接服务,推进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改变行业认知,提升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推动人才资源与产业升级间形成正反馈。

提升平衡性与协调性,打造产业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坚持“全国一盘棋”,将产业发展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以现代化、数字化、低碳化的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加快培育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发挥东部沿海产业的引领优势与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加强产业协作在对口支援中的作用,以产业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将产业合作重大项目作为牵引,带动产业链配套环节有序转移。(来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