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纺织科普

如何使高压上浆工艺更好发挥作用

发布时间:2019/7/9 9:10:42   点击数:
    目前,具有“大张口、小开口、强打纬、开口频率高”特点的无梭织机大量引进我国,使得织机对织前工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经、纬纱须具有强力高、强力不匀低、纱身光洁、毛羽少、耐磨、抗拉伸等特性,以减少织机经、纬向断头,保证织机高效运行。如何提高浆纱的内在质量,从而提高织机效率,是当前纺织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高压上浆有利于提高浆纱的质量,且有利于降低上浆率和提高浆纱车速。在高压上浆过程中要根据纱线品种选择浆料,并合理设置工艺参数和规范浆纱操作,使浆纱回潮率处于工艺要求范围内,通过不断研究高压上浆工艺,从而有效提高织机效率。
  那么,如何使高压上浆工艺更好发挥作用呢?
  1、高压上浆的压力大小要根据纱线品种来设定。
  高压上浆工艺的要点是高速、高压、低黏。通常把压力加重率≤100%,即上浆率/含固率≤1,作为高压上浆的起点。“相当压力浆”是指按照浆纱机本身额定压力浆和最高车速设定,不论浆纱机处于额定范围内的任何速度,其都能在达到最高车速100m/min时,压浆率达到额定压力40kN的压浆效果。通常情况下,正常车速一般在额定车速的70%~80%,即该纱线品种在正常车速下,其压浆力处于20kN~40kN范围,浆纱覆盖率大的应相应增加压浆力。
  不少纱线尤其是浆槽纱线覆盖率较大的品种,如纱号粗、经密高品种,浆纱速度难以达到高速,需要较大的压力浆才能使其达到良好的上浆和毛羽贴服效果;而纱号较细、经密较低的品种,浆纱速度虽然可提高,但压浆力要求却不是太高,可适度降低压浆力。在生产中,浆纱压浆力是不能统一设定的,要根据纱线品种和浆纱覆盖率的大小来调整压浆力。高压上浆工艺具有较广的品种适应性,浆纱覆盖率大,压浆力应相应增加,浆纱覆盖率低,可适当降低压浆力。
  2、高压上浆中要合理配置高压上浆工艺。
  浆纱工艺的制定要根据纱线品种的经、纬纱线密度、纤维成分分析制定浆纱工艺及选择浆料,浆纱回潮率一定要根据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及混纺比例来制定。在常用品种如纯棉、涤棉、涤纶、粘胶、纤维素纤维(莱赛尔、莫代尔)中,疏水性纤维不易上浆,轻水性纤维易上浆,相应的浆料选择也应不同。特殊品种如细号纱、高支高密纱、浆纱覆盖率大的品种应考虑用低黏浆料,以增加浆槽浆液流动性。莱赛尔、莫代尔品种纱线强力高,毛羽长而多,上浆应以贴服毛羽为主,最好少用或不用PVA。需要使用PVA的品种一定要控制好PVA的聚合度,聚合度过大,浆膜硬,分绞困难,毛羽贴服不好,易断头。此外,须控制好聚合度和醇解度,完全醇解的PVA聚合度越高其浸透速度越低,部分醇解的PVA浸透速度比完全醇解的PVA高,所以合理选择PVA的聚合度和醇解度对上浆质量相当重要。
  3、高压上浆中要合理控制回潮率。
  在生产中,无论浆纱机处于正常车速还是慢车速,浆纱回潮率都不能有太大变化,应保持相对稳定。保持浆纱回潮率对浆膜保持相对完整、减少二次毛羽至关重要,而且对保证织机开口清晰、减少落棉和布面棉结可起关键作用。在工艺设定合理的条件下,正常车速即可保证顺利生产。慢车常常会出现回潮率过小的现象,导致浆纱干区断头增加,毛羽增多,易造成分纱困难,毛羽缠绕,甚至出现断头现象。浆纱打慢车会导致相应的浆轴在织造时呈现时好时坏,出现有时有棉结的情况,造成织机效率波动较大。在人为控制慢车时,如拉绞线、满轴、割轴处理后边经轴缠纱,在关车前,提前关闭烘筒阀门,使慢车回潮率控制在6%以上。
  浆纱回潮率小对毛羽影响很大,特别是莱赛尔和莫代尔品种,当回潮率较小时,纱从烘房出来后,浆纱落棉大量增加。只有回潮率达到工艺要求时,才能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在生产中,有些企业对浆纱机工艺设计不合理,使浆纱机不能正确跟踪。在设定压浆力、车速、回潮率参数工艺后,在开车运行后,却达不到工艺要求,这是因为主、预烘烘筒设定温度过高,超出跟踪范围,不适合该品种的要求。所以,合理设定浆纱工艺才能充分发挥浆纱机的自动跟踪作用。浆纱回潮率的选择要根据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和纤维的配比进行合理选择,同时控制好浆纱车速,必要时调整烘房主烘和预烘的温度设定,以达到工艺回潮率,保证浆纱工艺回潮率的稳定性。  (来源:纺织技术网)